首先根據當地氣象條件在焓濕圖上確定室外狀態點W,從W點沿等焓線于85%(機器的飽和效率)的相對濕度線交于0點,0點對應的溫度即為送風的溫度t0。從0點還可以查出出風口空氣的含濕量(g),這可以用于計算蒸發型冷氣機的加濕量。
(三)、冷氣機要設備臺數的選擇
1.全面通風
(1)按理論計算
按常規空調負荷計算公式求出使用房間的冷負荷和濕負荷及送風量,再算出冷氣機所能提供的全冷量,以此選擇
冷氣機的臺數和型號,選擇冷氣機的總制冷量必須大于使用房間要求的制冷量,余量一般可考慮10%。
蒸發型冷氣機的全冷量理論計算:
全冷量S=LρCp{e?(tg?ts)+tn?tg}/3600
其中:L------冷氣機的實際送風量( m3/h)
ρ------出風口空氣的密度(kg/m3)
Cp------空氣比熱(kJ-kg?K)
e------冷氣機的飽和效率,一般取85%
(tg?ts)------干濕球溫差(℃)
(tn?tg)------室內外溫差(℃)
設Δt1=(tg?ts),Δt2=(tn?tg),其中Δt1為正值,Δt2有正值也有負值。
全冷量S=LρCp(e?Δt1+Δt2),其中ρ、Cp、e為常數,從中可以看出冷氣機的全冷量的大小和冷氣機的實際出風量、
干濕球溫差,室內外溫差有關。
由于Δt1和Δt2是個不確定的量,它們隨著外界環境溫度的變化而變化,所以全冷量的公式一般只用于做定性的
分析而較少用在定量的計算上,根據“佳淇”蒸發型冷氣機的特點我們常用經驗計算設備臺數。
(2)經驗計算
以換氣次數為參數來確定一定空間內所需的冷氣機臺數,這是蒸發型冷氣機常用的設計方法。實際工程設計一
般都采用這種方法。
①換氣次數的定義:換氣次數N(次/小時)=制冷空間總送風量/(室內面積X送風口以下的高度);
②一般環境要求換氣次數25~30次/小時。
③人流量密集的公共場所要求換氣次數30~40次/小時。
④有發熱設備的生產車間要求換氣次數40~50次/小時以上。
⑤在較潮濕的南方地區換氣次數適當增加,而較炎熱干燥的北方地區則可適當減少換氣次數。
具體的計算步驟:
①計算工程中需供冷風面積,確定送風口的高度,進而算出制冷空間的體積V。
②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換氣次數N。
③將制冷空間的體積V×換氣次數N,求得該空間所需的總送風量。
④把總送風量L÷單臺冷氣機的實際風量L即得到所需冷氣機的臺數n。
2.崗位送風
上面介紹的是全面送風的一般設計計算方法,但在很多時候,一些商用和工業建筑內部某些區域溫度很高,如機器發熱、加工發熱等,往往這種情況下室內的溫度比室外的更高,蒸發型冷氣機可將室外空氣冷卻并源源不斷送
達室內。比如,有一間工廠車間,其設備發熱量很高,室內溫度可達45℃,而室外的溫度只有38℃。蒸發型冷氣機可將室外38℃的空氣降溫至30℃送入室內,比原來室內45℃低了15℃,明顯可改善工作環境。這種情況我們一般不
進行熱負荷的計算,只需設計一套崗位送風系統,出風口不斷地將冷空氣送至崗位,崗位周圍的熱空氣不斷地被驅散。另外,崗位送風系統還可用在一些完全敞開的空間,這些場所考慮崗位降溫是比較合適的選擇。
崗位送風風量的確定:根據崗位的實際情況,首先確定每個崗位的風量,將每個崗位的所需的風量乘以崗位的個數即可求出所需的總送風量,進而可以算出應選用的冷氣機的臺數。每個風口的風量按照實際而定,但一般情況單臺冷氣機的風口布置個數不宜超過10個。
3.排風量的確定 “佳為”蒸發型冷氣機是通過不斷往室內注入新鮮的冷空氣來更換室內渾濁的空氣而達到降溫的目的,所以 “佳淇”冷氣機制冷系統的基本形式是“一進一出”,而不是封閉的。一般情況下利用室內正壓自然排風,在密閉的空間可以采用機械排風。為了達到良好的通風換氣降溫的效果,“佳為”冷氣機制冷系統的排風量要達到總送風
量的80%以上,自然排風的速度應控制在2m/s左右以免引起過大的氣流噪聲。
冷氣機的制冷部件蒸發過濾網為易燃物,安裝使用時請遠離火源;
冷氣機應安裝在室外通風處,避免安裝在污染源的附近;
冷氣機運行模式為全新風運行,運行時應打開一定面積的門窗以便通風換氣
(每3600m3/h的送風量需0.8 m2以上排氣口),若排氣面積不夠,應加裝機械排風裝置,
保證排氣量為進風量的80%;
支撐冷氣機支架應牢固可靠,同時應設有檢修平臺以便于維護;
安裝時應注意做好風管穿墻處及室外風管咬接處的密封防水;
有關冷氣機的選配及詳盡的安裝設計請咨詢專業銷售商;
使用冷氣機前應詳細閱讀使用說明書。